看了一下McMillan Award的评奖要求,有两点值得注意:
1、只颁发给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青年学者,具体要求是:获得博士学位,且是在5年之内获得的。
2、提名时要求给出候选人3篇最重要论文的评价
先看2,奖项官网里面没有说具体评选过程,只公布了结果。
但曹原最重要的3篇论文,其中两篇应该可以确定是最高引的这两篇。
第三篇是哪篇我说不好,不过这两篇都是2018年的。
再看1,曹原什么时候取得博士学位的?是2020年9月。
两点结合起来看:
曹原在2021年获得McMillan Award,是因为他刚符合评选条件:取得博士学位。
而他获奖的主要理由中,至少有两篇论文是2018年的工作。
那我们大胆下一个结论:
不是他终于有资格获奖,是奖终于有机会颁给他
McMillan Award是什么奖?
麦克米兰奖自1986年开始评选,由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颁发,每年仅颁给1-2位凝聚物理领域的杰出青年学者。
为什么麦克米兰奖特别要求颁给青年学者?
这是为了纪念英年早逝的凝聚态物理学家威廉·L·麦克米兰。
麦克米兰于1936年出生,在1984年49岁时因车祸不幸去世。那时他正在科研生产力的巅峰时期,在去世前的一年之内发表或正在发表的论文有十几篇。
他因在凝聚态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作出奠基性且独特的贡献而闻名。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液氦、超导、液晶、层状化合物、自旋玻璃等,并在其中许多领域开创性地应用了计算机技术。
麦克米兰去世两年后,他在伊利诺伊大学的同事为了表彰与他一样的青年物理学者,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奖项。
这个奖都颁给过谁?
2020年的麦克米兰奖颁给了斯坦福的Vedika Khemani,她参与了前几天谷歌量子计算机搞的这个时间晶体。
除曹原外,历史上还有多位华人凝聚态物理学者获得该奖。
2019年获奖者Liang Wu,本科来自南京大学,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副教授。
2017年获奖者刘鲁乔,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现在MIT任副教授,今年初还获得斯隆奖。
2010年获奖者傅亮,与曹原同样来自中科大少年班,现在MIT任副教授。
2006年获奖者王亚愚,本科中科大,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
1993年获奖者姜弘文,现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授。
下一步,巴克利奖?
如果不限于青年,凝聚态物理最高奖是巴克利奖(Oliver E. Buckley Condensed Matter Prize)。
巴克利奖的评选标准强调获奖者必须是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人,通常每年仅授予一人。
2020年获得巴克利奖的正是曹原的导师Pablo Jarillo-Herrero,获奖理由就是他与曹原共同研究的双层扭曲石墨烯中超导现象。
或许曹原离巴克利奖也并不遥远。
参考链接:
[1]https://physics.illinois.edu/people/honors-and-awards/mcmillan-award
[2]https://www.aps.org/programs/honors/prizes/prizerecipient.cfm?last_nm=Jarillo-Herrero&first_nm=Pablo&year=2020
—完—
@量子位 ·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深有感触的朋友,欢迎赞同、关注、分享三连վ'ᴗ' ի ❤